视力影响人的一生。如果视力出现问题,会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多烦恼。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作为集眼病诊疗和视觉功能矫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眼视光医学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为一体的全程、全面、优质的眼健康医疗服务。
“要让大家不但看得清,更要看得好,看得舒服,这是我们眼科人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副主任赵云娥教授说道。
全系列个性化屈光手术
修复、提升视觉质量
如今,大众对视觉质量的要求已从看得清,走向看得好、看得舒服,摘镜意愿越来越强烈。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角膜病与屈光手术临床中心每天都在接诊许多想摘镜的患者,他们都希望通过屈光手术来实现摘镜意愿、改善视力、提升视觉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屈光手术,顾名思义是通过手术方式来矫正屈光不正问题,主要包括角膜激光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方式。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角膜外伤、角膜病变、超高度近视、近视手术后再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全系列个性化的屈光手术来修复、提升视觉质量。
“来我们角膜病与屈光手术临床中心就诊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往往合并好几种问题,我们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安全的前提下,为他们设计最适合的屈光手术方案,修复和提升他们的视觉质量。”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角膜病与屈光手术临床中心主任叶宇峰主任医师说道。
叶宇峰正在手术 医院供图
28岁姑娘小林,三岁时因意外右眼被剪刀扎伤,伤口从角膜穿透虹膜,扎到自身晶状体,形成外伤性角膜瘢痕,还出现了废用性外斜视,只有光定位视力,而她的左眼也有400度近视。
半年前,小林接受了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晶体植入手术,术后裸眼视力4.1,相比之前的视力,已经有所改善。
最近,希望进一步提升双眼视力的小林来到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角膜病与屈光手术临床中心。经过中心主任助理朱珺主治医师仔细检查和评估,小林的左眼情况良好,可以通过近视激光手术来提升视力,而她的右眼因角膜外伤留有瘢痕,需要先通过激光尽量去消除因瘢痕造成的角膜表面不平整,之后再通过晶体植入来提升视觉质量,降低外斜程度。“患者之前已经做了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等把角膜瘢痕修补完,观察半年以上,如角膜情况稳定,经评估情况允许的话,我们会为她进行双联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Piggyback IOL),就是在保留她原有白内障手术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再植入一个人工晶状体来改善视力。”朱珺解释。
朱珺门诊还经常碰到圆锥角膜患者。25岁的广州小伙小南,2021年无意中用手遮挡右眼时发现左眼看不清,去医院检查,发现存在圆锥角膜,且裸眼视力只有3.8,哪怕戴上1800度近视、750度散光的眼镜矫正,视力也只能达到4.5。
朱珺正在问诊 医院供图
经朋友推荐,小南打“飞的”来到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朱珺为他做了角膜交联手术,术后情况一直稳定。
小南的右眼有700度近视,角膜正常,2023年,他再次打“飞的”过来想提升右眼视力。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朱珺为他进行ICL人工晶体植入术,“圆锥角膜通常双眼先后发病,如果患者一侧眼睛有圆锥角膜,另一侧眼不建议做近视激光,人工晶体植入更适合也更安全。”术后,小南右眼视力达到5.0。
最近,小南再次来杭想做左眼手术。经过评估和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他的裸眼视力从3.9提升到了4.7。
突然看不清了,留意“眼中风”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导致视力下降
甚至丧失的第二大眼底疾病
脑梗、心梗,大家都很熟悉,但眼梗(眼中风),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到。俗称的“眼中风”在医学上分为不同的情况,比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堵塞等等。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我国导致视功能严重丧失的常见眼底血管性疾病之一,也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第二大眼底疾病。
“很多人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比较陌生,事实上,在眼底病专科,它是常见病,我每天门诊几乎都会碰到这样的患者,多的时候半天门诊就要接诊三四个。”
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眼底病临床中心陶继伟副主任医师解释,视网膜静脉阻塞一般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常常会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遮挡、视物变形等。
陶继伟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医院供图
前阵子,75岁的王爷爷在家人陪伴下找到陶继伟。此前,他做了双眼白内障手术,视力一直保持在4.9,平日里最爱看电视。但在就医的前三天,王爷爷发现左眼视力突然下降,看电视画面有点模糊,看不清了。
他随口跟女儿嘟囔了一嘴,孝顺的女儿马上预约专家,带他找到陶继伟。
经过眼底广角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相关检查,王爷爷被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且继发黄斑水肿。“正常情况下,为明确阻塞范围,需要做眼底血管造影,这个检测有创的,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我们给他进行了无创的广角OCTA检查,发现血管堵塞范围不是特别大,暂时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但仍需密切关注眼底变化,必要时需要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以防止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陶继伟提到。
经过每月一针的治疗,三个月后,王爷爷左眼视力提高到4.8,陶继伟建议他后续定期复查。此外,由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全身性相关疾病,而王爷爷有高血压病史,血脂也高,陶继伟建议王爷爷去心内科等进行血压、血脂的调控,排查心脑血管疾病。
王爷爷是幸运的,由于就医及时,视力恢复较好。但临床上也不乏“马大哈”患者,因就医不及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陶继伟曾接诊过一位62岁的女患者,三个月前出现右眼视力轻度下降,她没重视,直到发病的前两周,只剩指数视力,才让家人陪着过来。“当时她眼睛里面出血较严重,眼底无法看清,予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清理积血后发现,她的原发病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由于阻塞时间较长,黄斑高度水肿,虽然术中经过眼底激光等积极治疗,但她的视力恢复情况不是很乐观。”
陶继伟表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首先要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如积极控制血压、血糖,降低血液黏度等。眼科主要为对症治疗,如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青光眼等并发症的防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视力恢复情况与病程、阻塞位置、程度等都有密切关系。”
用上多种手段,近视防控依旧收效甚微?
这三类孩子应警惕基因问题
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学龄前过度教育、睡眠时间不达标、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写作业和阅读姿势不良等不良用眼习惯,都是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防控近视,就要从源头上防控不良用眼习惯。
“但临床中,确实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尽力避免或改善上述的不良习惯,原先不近视的孩子还是近视了;还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近视,用上了阿托品、离焦镜、OK镜等各种手段,度数还是控制不佳,快速增长。一般来说,一年增长50度-75度是正常范围,如果超出这个增长度数,甚至是超出很多,就要考虑会不会存在异常。”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视光诊疗中心视光学专科负责人陈茹茹副主任医师表示。
陈茹茹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医院供图
陈茹茹提到,如果出现用上各种手段,近视防控依旧收效甚微的情况,再结合三种高危因素——低龄早发性近视(尤其是学龄前近视)、家族有高度近视背景、近视度数异常快速增长,可能就要考虑近视表征下隐藏的遗传眼病、全身性综合征导致的眼部受累以及个体新发致病变异的问题。“根据我们的一项相关临床调查,30多例低龄早发性近视的孩子中,大约有20%存在基因变异的问题。前段时间,我接诊过一个3岁的小姑娘,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今年2月初,乐乐的父母带着她走进陈茹茹的诊室。“陈医生,幼儿园视力筛查说孩子近视严重,是弄错了吧?”
初步检查后散瞳验光结果显示,乐乐竟然是高度近视——右眼800度,左眼900度。陈茹茹建议父母带孩子做一个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等待基因检测结果的同时,我们立即为孩子开展了弱视干预治疗流程,因为近视度数太高很可能导致弱视。”
两周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乐乐的ARR3基因存在变异。“根据相关研究,这一基因突变的预后不算乐观,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控制手段,未来可能考虑通过后巩膜加固术来控制度数增长。”陈茹茹说,高度近视控制的目的就是预防眼底并发症,如果眼底出现问题,后期致盲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关于提前手术干预还是等到眼底出现问题再手术,我们也和家长沟通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坚持弱视治疗的同时进行密切的眼底随访。”
陈茹茹提到,临床上近视隐藏下的单基因疾病有很多种,预后好坏、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存在很大差异。“虽然有这方面问题的只是少数群体,大约占比4%,但作为专科医生,我们还是想提醒一句,低年龄段儿童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早发近视隐藏的单基因疾病比例会更高一些。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孩子,家长应该引起重视,早筛早治,评估高度近视风险,提前预防。”如果孩子的基因检测结果对预后判断不太明确时,需要父母帮助做位点验证,寻找基因变异来源,一方面是根据父母的现状对孩子未来的预后进行参考、预测,另一方面,如果有二胎规划,也可以提前进行生殖咨询。
原文链接:https://web2.kbw.hbjt.com.cn/article/draft/share/186071?scene=1&id=186071&hbId=JDQqO0emPB09
Copyright 2021 ©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浙ICP备05076115号
杭州院区:杭州市上城区凤起东路618号(钱潮路口), 邮编310020
温州院区:温州市学院西路270号,邮编325027
技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信息管理处 联科科技
浙江省眼科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