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为所有人带来明亮的视觉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究竟是调侃还是护眼?——新型健眼操保护视力没依据 老年人不宜模仿

作者:王昭栋    来源:    发布时间:2013/2/28 10:44:53    点击量:156    【打印文章】

《生活与健康》报:究竟是调侃还是护眼?
新型健眼操保护视力没依据  老年人不宜模仿


   这段时间,“新型健眼操”视频在网上热传,并被戏称为“翻白眼专业教程”。如此夸张的眼操究竟是调侃还是真的切实有用?到底能不能起到护眼作用?

新型眼操不用闭眼

  记者点开这则名为“新型眼保健操”的视频,如网友描述的一样雷人,做新型眼保健操时竟然不用像传统版那样“闭眼”! 第一节“双眼向左上左下看”的6个8拍中,一位身穿红色毛衫的姑娘开始一个劲地朝着自己的左侧翻起了白眼!随着音乐的节奏,白眼还实现了有规律的“上下翻动”!兴许是为了保持“平衡”,“新型眼保健操”的第二节是反方向的“双眼向右上右下看”。第三节的“双眼向左向右看”则实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睥睨”动作,视频中的红衣姑娘开始略显无奈地左右“瞟”起了眼球。紧挨着的几节单从名称上看就显得悬乎了,第四节名称叫做“双眼顺时针转着看,两拍转一圈”,第五节叫“双眼逆时针转着看,两拍转一圈”。这些在传统版本的眼保健操中从未出现过的名字一下子变得通俗,甚至连“用力闭眼再用力睁眼向上看”都是其中的一节动作。
 
新型眼操实为10年前录制

  根据视频片头的字幕,这套“新型眼保健操”是挂着“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公益项目台州办公室”和“光明天使学生视力保护中心”名号进行的拍摄。
  不过最近,录制视频的小女孩已“现身”网络,坦承这段视频是她10多年前录制的,保健操发明人是她的一位阿姨,这位阿姨是浙江丽水市的一名教师。
    
老年人不适宜模仿
  
  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主管陈岩。陈医师认为,网络上流传所谓新型眼保健操这种方法不靠谱,尚无科学依据,并不适宜作为儿童眼保健操。    
  她认为,没有近视或低度近视的人群,偶尔好奇跟网上视频做眼保健操,问题不大。如果戴着隐形眼镜或者有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及老年人,练习则会更加危险。     
  因为,高度近视者及老年人常可伴有眼底视网膜变性,做这套眼保健操,可能会造成玻璃体的过度牵拉,更严重的话会造成视网膜撕裂孔甚至脱离风险。而带隐形眼镜做这种眼保健操的话,不停大幅度转动的眼球带动隐形眼镜不停地和角膜进行摩擦,可能造成角膜擦伤,进而容易引发角膜炎症。所以,不要盲目的进行跟风学习,以免造成眼睛损害。    
   对于传统眼保健操能否保护眼睛,陈岩说,通过正确穴位按摩及闭眼休息是可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   
  陈岩也特别强调说,在做传统眼保健操之前一定要保证双手清洁,否则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感染细菌,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
   
养成好的用眼习惯更重要
  
  除了做眼保健操,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陈岩医生认为,保护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用眼习惯。
  学习时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四十分钟休息五到十分钟为佳;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看电视距离勿太近,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八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处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应多到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营养摄取应当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维生素A类的摄取。    本报记者  王昭栋 通讯员 秋玲

Copyright 2021 ©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浙ICP备05076115号

杭州院区:杭州市上城区凤起东路618号(钱潮路口), 邮编310020

温州院区:温州市学院西路270号,邮编325027

技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信息管理处    联科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639号

浙江省眼科医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