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专家昨飞赴新疆,本报记者见证阿克苏史上第一例角膜移植手术
浙江医生送回了“缤纷的世界”
昨天早晨9点,新疆阿克苏方才天色大亮,这是一个晴朗的秋晨。
飞机缓缓降落,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拎着保温瓶走下飞机,行色匆匆,直奔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
这只保温瓶里,是用冰块低温保存着的2个角膜供体,前一天下午刚从温州市眼库取出。这位年轻人,就是“浙江专家阿克苏行·健康促进行动”的成员之一,来自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主任医师陈蔚博士。
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楼2楼,病人们在眼科检查室外面排起了长队。母亲牵着孩子,妻子扶着丈夫,有默默伫立的少年,有翘首盼望的大叔……
9点45分,陈蔚博士坐着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车子赶到,拎着保温瓶快步进入眼科病区,把行李箱交给来迎接他的老同事、现任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的援疆医生黄芳,来不及叙旧,接过一件白大褂换上,继续快步走向眼科检查室。
黄芳紧随其后,一位维吾尔族眼科医生和一位汉族眼科医生也快步跟上。人们似乎都受到了无形的感染,气氛就这么紧张起来。
陈蔚给病人们一个个检查角膜情况,一边看一边连珠炮地提出问题,黄芳回答,维吾尔族医生一边帮他们翻译一边介绍病史,汉族女医生下笔如飞地记录着陈蔚和黄芳讨论的治疗意见。
“角膜病变30多年了?可惜……今后只能尽力改善角膜白斑的外观……”陈蔚一边检查,一边怜惜地看着眼前的患者。
看到第3位患者,陈蔚霍地站了起来:“就是他了,情况合适,马上手术。”所有人的目光刷地看了过来,这位幸运的患者是一位维吾尔族大叔。
“谢谢浙江来的专家,谢谢捐角膜的爱心人士”
医护人员马上去做术前准备了,陈蔚继续给患者做检查,我们在急切地寻找能帮得上忙的翻译。
那位大叔悄悄地回到了病房,摸出手机,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开始低声说话。能肯定的是,他在传递可以手术的好消息。
上午10点是阿克苏的上班时间。医院懂得维吾尔语的工作人员匆匆赶来,我们总算能问到,这位大叔叫玉素甫江·萨乌提,今年38岁,是广播站的一位工作人员,2个月前刚刚因为眼睛不适住进医院。
眼科走廊上的宣传板挂着浙江专家走进阿克苏、向阿克苏地区各县征集患者的活动消息,玉素甫江·萨乌提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么长的队伍里,他此刻居然是整个医院最幸运的人。
“我的眼睛能治好真是太好了,谢谢浙江来的专家,谢谢捐赠角膜的爱心人士,我的眼睛复明之后,一定要努力工作来回报社会。”走向手术室之前,玉素甫江·萨乌提请翻译对我们特别说了这么一段。
玉素甫江·萨乌提躺上了手术台,他的身体盖上了深色的布,只露出眼睛。
陈蔚博士和黄芳医生都换好了深绿色的手术服,消毒完毕,装满器械的盘子端进来了,医生落座,显微镜调整到位,微型角膜刀稳稳地“切”了下去……
这是阿克苏有史以来的第一台角膜移植手术。
明亮的、七彩的缤纷世界回来了,这改变的,不仅仅是玉素甫江·萨乌提一个人的生活。
浙江医学专家们,将带来一个又一个“史上第一”
手术很成功。陈蔚说,顺利的话,第二天玉素甫江·萨乌提就能拆纱布了。顾不上吃午饭,陈蔚和黄芳脱下手术服,换好了休闲装,把包一背,走向兵团农一师医院——另一个温州眼库捐赠的角膜供体,是给等候在那边的一位幸运患者的。
下午1点半,29岁的小伙子魏星成了另一位幸运儿。他被确诊为圆锥角膜已经9年,一直在等候能换上新角膜。他等到了。
这一次来阿克苏的技术专家,全部来自医学界,因此“浙江专家阿克苏行”的行动多了个后缀:“健康促进行动”。
直到昨晚10点记者发稿时,浙江专家和省援疆指挥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组的工作人员们仍在按照“阿克苏时间”毫无倦色地讨论着行动方案:
今天上午,阿克苏地区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将接受浙江专家的临床输血安全培训。
16日,浙江医学专家将联合阿克苏地区的浙江援疆医生、当地医务人员,在各县市医院同时举办一次大规模义诊。
18日,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将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结对,邵逸夫医院将与农一师医院结对,省立同德医院将与阿拉尔市医院建立对口支援。
18日和19日,浙江省儿童医院专家将为4个阿克苏孩子施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头颈外科专家将为阿克苏患者施行切除巨大甲状腺肿瘤的手术。
浙江医学专家们,将给新疆阿克苏带来一个又一个“史上第一”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