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08月17日讯 (记者 何俊)“5岁的小朋友近视竟然达到600度!我们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可能有孩子近视问题,就要马上进行矫正治疗。”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主管陈岩医生今天通过本网记者向广大家长再次提醒。
昨天,本网记者报道了《暑期初中生视力最易“坐滑梯”潮品板材眼镜受青睐》,在浙江教育家长会(群号137157382)引发共鸣。如今,学生视力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热点,但是,很多孩子在用眼上不注意,家长在对待孩子视力问题时存有许多误区,可能导致孩子的视力问题越来越严重。
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眼科医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过青少年视觉保健工程陆续为杭州的幼儿园、小学进行视力检查。据检查结果显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视力出现远视、弱视、散光的比率比较大;小学学生近视的最多。
“发育阶段的孩子,近视的加深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希望家长一旦发现小孩有近视表现,要及时治疗。”陈医生提醒道。
角膜塑形镜和高透氧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
孩子近视需及时矫正 平时注意用眼卫生
眼镜真的是越戴越深吗?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认为孩子一旦戴上眼镜,不但摘不下来,近视的度数反而越来越深。因此,不少家长在孩子近视初期,都不太愿意让孩子佩戴眼镜。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陈医生纠正道,“孩子在近视初期,如果确定为真性近视,需要及时佩戴眼镜矫正视力,只有给眼睛得到清晰像的刺激,才不会引起视疲劳,导致视力的进一步加深。”她建议,在进行视力矫正的过程中,至少半年复诊一次,若复诊发现近视加深幅度超过50度,需更换镜片。
医生提醒,家长要减少孩子与视频化产品如智能手机、Ipad、电脑、电视的接触;需让孩子在看书写字时养成正确的用眼姿势,不可经常揉搓眼睛,滥用眼药水;平时要有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玩电脑、看电视超过45分钟需放松眼部肌肉,通过眺望远方和注视远处绿色植物来缓解眼部疲劳;小朋友假期去游泳池游泳时,要佩戴眼罩,减少眼部的细菌感染。
多种矫正方法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记者从眼科医院了解到,目前除了佩戴框架眼镜进行视力矫正之外,还有几种矫正方法,但专家提醒,并非人人适用。
“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一般主要适合于近视不超过400度,散光不超过100度的患者,夜间睡觉佩戴使用。”陈医生介绍说。这种视力矫正镜通过特殊镜片设计对角膜进行重新塑形,起到暂时降低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的目的,有一定的控制视力加深的作用。另一种是“RGP——高透氧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这种隐形眼镜透气性高,矫正散光效果好,适合孩子日常配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缓近视的作用。
医生提醒,这两种眼镜都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眼”定做,并非适合所有人使用。患者需在正规的医疗部门进行严格的检查后,根据医嘱进行配制,同时在配戴过程中定期复诊。
【相关信息】
讲座预告:青少年近视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健康公益讲座
如今,学生视力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眼睛健康的相关知识,“青少年近视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健康公益讲座本周日(8月21日)14:00在杭州图书馆读者交流区举行。来自浙江省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的专家毛欣杰,将介绍青少年屈光不正的表现和现状,近视的矫正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再进展等健康知识。欢迎青少年及家长报名参加。报名电话86535070
【专家简介】毛欣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视光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专科会员,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IACLE)会员,主要从事视光学,硬性隐形眼镜和OK镜方面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为赴香港访问学者,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客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