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北京3月8日讯(记者 廖小清 梁国瑞 周旭辉)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吕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出台规定,将基层医疗人员收入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衔接”。
新医改方案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医疗体制改革,要害是体制,关键是人才,现在和未来需要一大批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和精湛医术的医务工作者。”吕帆说,“病”要靠医生去治,同样“医改”也要靠医务工作者去创造、去执行。
“因此,医疗体制改革必须进行包括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务人员的培养管理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相应的新型医务人员的培养、教育,管理、考核和保障体系,特别是面向农村和基层的社区医生的培养和教育。”吕帆说,只有这样,医疗体制改革才能成功,才能持久。
来自2009年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0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260个、卫生院398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共有132.82万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具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08万人,注册护士25.12万人。全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58人。按农村居民7亿来计算的话,每千农村人口只有0.894人。
另一份数据又显示,45岁以上在职人员占1/4强,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人员占到32.9%,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了66.3%,初级以下职称人员占了53.1%。“大部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人员为年龄偏大、学历和职称偏低的医务人员,这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就医行为。”吕帆说。
“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和服务医疗体制的改革。”吕帆说,国家除了在经济上支持“硬件”建设外,更应着重医务工作者的培养和教育,大力加强基础医疗技能的训练和全科医生的培养。让专家教授“流动”起来,让普通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家门诊”。
对此,吕帆建议,国家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从农村,从边远地区免费招收医学院校学生,进行3年或5年的免费培养,并给予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并从社区和基层单位选拔一批初级医务人员,让他们带薪到医学院校学习。
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保障基层医疗人员的待遇,建议将基层医疗人员收入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衔接”。实施优劳优得、按劳付酬,将医务人员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及效率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结合科研教学和风险岗位权重系数适当调整医务人员的收入,充分调动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工作热情,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